近日,杭州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杭州市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检测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19年起,在原有体能素质检测项目的基础上增加足球基础技能检测,以加快普及推广校园足球。
可以看出,校园足球的热潮在不断升温,广西日前印发的校园足球发展规划中也提出,新建的学校必须要有足球场。
虽说各地的这样一些关于学校体育的举措都处于起步期,比起欧美国家已经具备的成熟学校体育教育体系还有明显的差距,但是毫无疑问,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已经步入了正轨,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进入到体育课当中,体育成绩在各类考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大家耳熟能详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正逐步从一句口号成为现实。

体育其实并不那么玄幻,只要你参加过体育比赛,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赢了,自然兴奋不已,欣喜万分;如果输了,难免情绪低落,甚至沉默不语。竞技场上,胜者欢呼雀跃,笑容灿烂;负者垂头丧气,神情落寞。有必要吗?如果从生活现实来说,不就是一场比赛吗,完全没有必要。但是从人内心最原始的直观感情来说,体育带给人们的感情冲击直接而强烈。这是人类对于胜利、对于提升最原始的冲动,最简单、最直接,但也最强烈。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见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回过头来想想,好像体育就是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几乎没有人说出来为什么要赢得比赛,但大家心里都有同样的态度:喜欢胜利,厌恶失败。所以,每个人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去进步、去提升,去追求胜利,虽然没有人能说出,为什么要这么去做。
许多人把体育比赛的过程比作浓缩的人生,高超与低谷、顺境与挫折,短时间内体验一遍人生的滋味,确实有增广见闻、加深生命厚度的作用。在教育者眼中,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调感情、强意志,是人格教育最好的方式。
如此看来,体育不正是最原始、最基础也最好的教育吗。

清华大学的体育氛围众所皆知,如今更是爆出了冬泳有可能成为学校的一门选修课,据了解清华大学的体育教研部比较支持这个提议,已经在讨论具体实施方案。相传冬泳始于古代渔猎时期,人类在寒冷的季节为了捕捉鱼类而跳入刺骨的水中,以获得维持族群生存的资源。如今的学生们自然用不着为生存而担心,不过用冬泳这样原始的形式去感受先人的生活,去恢复这种对于生存、对于进步的“饥饿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在知识教育领域,清华大学在中国处于领军者的位置,如今在体育教育方面迈出的步法,也同样值得所有学校学习。毕竟,体育是这世界上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