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学生运动员田径训练计划需遵循的原则 - 台州市田径协会 - 台州市田径协会

制定学生运动员田径训练计划需遵循的原则

2022-06-28 14:48

加油!田径人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世界田径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至今,要想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就必须强调科学训练,而科学训练的最重要标志就是能否遵循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

     要想使中学生运动员的课余田径训练科学高效,就必须制定科学高效的训练计划。而中学生运动员课余田径训练计划的制定依据就是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训练原则

     实践证明:下列七大原则是制定中学生运动员课余田径训练计划的重要原则

一、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中学生运动员的水平和不同训练时期的任务,适当地安排两者训练比例的原则。
      1、一般训练:以多种多样的身体训练,提高中学生运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改善身体形态和心理品质,掌握一些非专项的运动技术。
      2、专项训练:以专项运动技术动作以及与专项技术动作在特点上相似的练习为主,提高中学生运动员专项所需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发展专项运动素质,掌握专项运动技术、战术、理论知识及心理品质等。
      3、相互关系:一般训练为专项成绩的提高打好各方面的基础,专项训练直接为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服务,两者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目标一致。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依据:
      1、人体各部分应该是一个统一、协调发展的整体。
      2、动作技能是可以相互促进和转移的。
      3、各运动素质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4、一般训练对专项训练有促进、调节作用。
      5、专项训练对一般训练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保证。
      因此,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是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忽视任何一方都将导致训练的失败。
      贯彻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1、一般训练是基础,要重视一般训练。
      2、要根据对象的水平、项目特点和训练中各时期的任务,合理安排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内容的比例(训练水平低、年龄小,一般训练则偏多)。
      3、一般训练内容和手段的选择要全面,形式方法要多样、实用、有趣,并与专项相结合,同时注意突出重点。
      附:专项训练和一般训练的比重安排

 







一般训练 专项训练 技术训练 一般训练 专项训练 技术训练
三级运动员 50% 30% 20% 40% 30% 30%
二级运动员 40% 30% 30% 30% 30% 40%
一级运动员 30% 40% 30% 20% 30% 50%

 

二、系统训练原则(不间断性原则)
    系统训练原则: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原则(训练内容、负荷及训练方法、手段都要根据内在的联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并不间断地进行)。
系统训练原则的依据:
    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连续性。
    2、训练效应的长期性、连续性。
    贯彻系统训练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1、要健全训练体制,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在系统训练中逐步提高要求(中学阶段的课余训练,既要与小学课外运动锻炼衔接,又要与业余体育、高校或俱乐部的运动训练紧密衔接)。
    2、要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的内容和手段)。
    3、要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要提供必要的训练外保障(学习、升学等)。

三、周期性原则
    周期性原则: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地进行整个训练过程的原则(后一周期在前一循环训练基础上进行)。
    周期性原则的依据:
    1、物质运动具有周期性规律。
    2、人体竞技能力的周期性与竞技状态的形成密切相关。
    贯彻周期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学校教育规律,结合学期的划分特点安排训练周期。
    2、根据中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各个训练时期。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如:单周期、双周期、多周期)。
    3、正确处理好竞技能力变化与体育考试、比赛的关系。
    4、要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合理安排小周期的训练,保证大周期训练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