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田径训练 - 台州市田径协会 - 台州市田径协会

少年儿童田径训练

2022-06-28 14:59

猪猪侠
儿童少年的田径运动教学训练主要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进行身体训练
(二)系统教授运动技术
(三)重视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良好的训练作风的培养和系统的心理训练
教练
全面进行身体训练
全面身体训练的任务是促进儿童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大负荷训练和专项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1.重视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训练
  在儿童少年时期,只有按照其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规律进行训练,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和预防伤害事故。身体素质敏感期是指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发展某一身体素质,可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它与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密切相关。
猪猪侠
那,身体素质敏感期分别是什么耶?
人到10-12岁时,是发展运动协调性和速度素质的宝贵时期。12-14岁时,应加强各种运动技能的学习,全面发展一般力量。15-16岁时,可以开始采用较大重量的负重练习来发展力量。17—18岁可以进行大强度的力量训练和专项耐力训练。
教练
猪猪侠
呃,好像知道了些什么!在训练中还会训练什么?
在田径教学训练中,还注重培养儿童少年的组织纪律性、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责任心和爱国主义等优良品德,同时,要注意多年的、有计划、系统的运动心理训练。另外,从小养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刻苦认真的顽强训练作风。
教练
猪猪侠
那不同年龄的小孩怎么进行训练呢?
这个问题嘛,还是让光头强跟你说吧!
教练
光头强
8-12岁 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儿童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促进身体发育,全面学习和掌握各类基本运动技能和运动技术。在教学与训练中,要注意训练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要注意动作姿势、动作路线和动作方向的正确性;要注意运动节奏和用力顺序的正确性;要注意根据解剖生理学特点,相应发展各项身体素质,例如作速度、反应速度、快速跳跃能力和运动协调性等。
13-15岁的任务, 主要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和多项田径技术,提高全面发展水平。在此阶段,要根据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专项运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专项基本技术和完整技术,发展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另外,此阶段要特别重视发展速度素质。发展跑速时要与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跑技术相结合。在力量训练中,应注意发展快速力量和快速动员与集中使用力量的能力。这一阶段,男女少年的个体差异逐渐明显,在教学训练要区别对待。尤其是女少年,由于月经的出现,要特别注意月经期的教学与训练安排,要逐步地使她们形成月经期从事运动训练的习惯和能力。
猪猪侠
儿童少年的训练要注意问题哪些问题呢?
 1.防止重身体素质训练,轻运动技术学习与掌握
2.防止过早和狭窄的专项训练
3.防止采用大强度训练法
4.选择合理的力量训练组合方式
5.选择和设计适合儿童少年的田径教学训练方法与运动
教练
光头强
猪猪,你还是找下沐奇体育服务有限公司的教练吧,他们汇集了广州众多高校体育专业的教练,贴心打造适合你的训练。让你早日科学训练,提高体育素质的。
根据少年生理特点针对性地进行田径技术训练
在7~13(或稍微大到15)岁这个年龄段主要应主要掌握技术为重点,并应根据这一点制定出一套相应的训练计划。
一、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少年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因此,为了加深他们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区别某项技术是正确还是错误,在他们刚刚接触某一项运动项目的时候,就必须然他们亲眼目睹正确的技术形象,可以借助录像、图片,观摩等方法,也可以通过教练员的具体示范和反复讲解,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不断正确加深对正确技术要领的印象,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当训练重点转入到身体素质寻练为主时,便可以在技术上为这种转移创造一定的先决条件,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注重掌握多项运动技术
全面掌握多项运动技术,对少儿将来的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因为田径运动的各种专项技术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比如:跳远的起跳和跨栏的起跨就很相似,跳高与跳远的助跑也有着类似的地方。因此,在少儿的早期训练中全面掌握多项运动技术,不仅对培养全能性运动是必要的,而且对将来专项运动技能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许多情况下,教练员对于确定一个运动员将来从事何种专项,往往是要通过某种实验、系统训练,以及比赛中发现运动员的某些天赋和潜能,从而确定从事何种专项。由于少儿的生理特点和不稳定因素,过早的专项化训练,往往会由于运动内容和枯燥和单调使活泼好动以及善于模仿的天性受到限制,因此,不但会使他们失去兴趣也会使教练员无法通过多渠道去发现,挖掘他们的内部潜能。
三、正确看待“过度性”技术
大量的运动时间证明,少年儿童完全有能力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但是,也往往容易出现自己独有的一些特点或者习惯动作,是技术动作变形走样。这是由于训练时间较短和活泼好动的特征。导致他们在初步掌握动作结构和动作外形看起来是正确的情况下,没有来得及把技术动作进一步巩固和优化,因此,也就不应该被视为错误动作,这是少儿在训练中常见的“过渡性”技术特征。那么,作为一个少儿教练员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首先,应该认识到“过渡性”技术特征是少年儿童普遍存在的一个客观事实,也是符合一个运动员多年训练成长的客观规律,不仅不能把少年儿童在技术上存在的差异看出是错误动作的表现,洱海应该认识到,在一定条件下,少年儿童自己的某技术特点,还具有相对的合理性,甚至会对其今后发展,比如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是有益处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对他们的“过渡性”技术进行必要的改正,而是说应该首先分清哪些是真正的技术错误哪些是过渡性技术特征,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纠正,促成他们的技术转化,使其尽可能地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