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田径紧张又喜悦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田径队在里约奥运会上取得两金两银两铜的辉煌战绩,田径项目实现了奥运会历史性重大突破。在总局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青少司、经济司等司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帮助下,这一年田径项目青少年工作同样也完成了各项任务。
田径是运动之母,青少年的工作就是要把后备人才队伍做大做强。2016年中心在加强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全国田径业余训练大联盟“二个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突出锻炼队伍和梯队建设等重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在实现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常态化、后备人才训练营常态化、后备人才参加高水平赛事锻炼常态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田径后备人才培养良性机制。
目前,全国田径后备人才基地达到了152个,在训运动员超过4000人。经由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培养和输送的运动员有蔡泽林、谢震业、莫有雪、张新艳等17人参加了今年里约奥运会,其中16人为田径队员、1人输送到水上项目参加了帆船比赛。
同时,5大训练营的召开、2次优秀苗子集训的进行,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暑假期间分别在江苏如皋、浙江温岭、四川西昌分项(群)举办了女子投掷、短跨、中长跑、跳跃、竞走7期训练营,参加的运动员共976名、教练员共197人次。聘请了58名相关专项知名教练和专家分别到各个训练营给予指导。
此外,田径进小学校园工作和传统校比赛也呈显了良好发展态势。一是经过努力争取使田径间断多年后再次列入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二是“少儿趣味田径”在各地小学越来越受欢迎,方兴未艾。
田径是体育基础大项。田径项目做大做强,对建设体育强国及至健康中国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性意义。未来一年,中心将继续以“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为指导方针,坚持“领导重视、有教练员、有苗子”的基本条件,做好田径项目的青少年工作,继续构建后备人才培养的两个发展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的要求和精神,紧跟国家队、国青队,做好衔接,认真抓好国少队建设工作;开好全国田径业余训练工作会议,做好田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总结和新时期工作规划。
版权所有: 台州市田径协会